新浪首页
分享微博
分享微信
回到顶部
新浪图片-有温度的视觉
新浪广西图片
新浪广西
新浪首页
登录
支持
键翻阅图片
列表查看
高清查看
大图
全屏观看
00:00
/
00:00
关闭
猜你喜欢
看了又看
下一图集
重新浏览
进入新浪广西图片首页
关注@新浪图片
关注摄影师微博
分享到微博
收藏
下载
评论
分享到
显示更多文字
收藏成功
查看我的收藏
已收藏!
您可通过新浪首页
(www.sina.com.cn)
顶部 “
我的收藏
”,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。
知道了
0
跨国探险队在广西东兰发现大型天坑
http://n.sinaimg.cn/gx/62_img/upload/f0637cf5/701/w900h601/20191203/0fe3-ikcacer7940719.jpg
http://k.sinaimg.cn/n/gx/62_ori/upload/f0637cf5/701/w900h601/20191203/0fe3-ikcacer7940719.jpg/w160h120hdp.jpg
http://k.sinaimg.cn/n/gx/62_ori/upload/f0637cf5/701/w900h601/20191203/0fe3-ikcacer7940719.jpg/w50hdp.jpg
2019年12月03日 08:43
11月24日至11月30日,一支跨国洞穴探险队在广西东兰县连续探险7天后,发现两个大型天坑和十几个相对较小的溶洞。东兰县是喀斯特地貌区,红水河流经此地,两岸植被茂密,人迹罕至。探险队先后进入多个洞穴,经实地测算,确认“小弄坤2号天坑”深度超过300米,底部宽约250米,长120米,属于世界排名前50的大型天坑。此外,“弄丘天坑”深295米,宽约50米,长100米,同样属于大型天坑。图为探险队员用手机展示无人机实时拍摄的“小弄坤2号天坑”画面(11月26日摄)。 新华社发 陈立新 摄 图片来源:新华网
评论
865036
跨国探险队在广西东兰发现大型天坑
http://n.sinaimg.cn/gx/62_img/upload/f0637cf5/701/w900h601/20191203/8bc4-ikcacer7940729.jpg
http://k.sinaimg.cn/n/gx/62_ori/upload/f0637cf5/701/w900h601/20191203/8bc4-ikcacer7940729.jpg/w160h120hdp.jpg
http://k.sinaimg.cn/n/gx/62_ori/upload/f0637cf5/701/w900h601/20191203/8bc4-ikcacer7940729.jpg/w50hdp.jpg
2019年12月03日 08:43
11月24日至11月30日,一支跨国洞穴探险队在广西东兰县连续探险7天后,发现两个大型天坑和十几个相对较小的溶洞。东兰县是喀斯特地貌区,红水河流经此地,两岸植被茂密,人迹罕至。探险队先后进入多个洞穴,经实地测算,确认“小弄坤2号天坑”深度超过300米,底部宽约250米,长120米,属于世界排名前50的大型天坑。此外,“弄丘天坑”深295米,宽约50米,长100米,同样属于大型天坑。图为探险队员用手机展示无人机实时拍摄的“小弄坤2号天坑”画面(11月26日摄)。 新华社发 陈立新 摄 图片来源:新华网
评论
865037
跨国探险队在广西东兰发现大型天坑
http://n.sinaimg.cn/gx/62_img/upload/f0637cf5/701/w900h601/20191203/2c87-ikcacer7940742.jpg
http://k.sinaimg.cn/n/gx/62_ori/upload/f0637cf5/701/w900h601/20191203/2c87-ikcacer7940742.jpg/w160h120hdp.jpg
http://k.sinaimg.cn/n/gx/62_ori/upload/f0637cf5/701/w900h601/20191203/2c87-ikcacer7940742.jpg/w50hdp.jpg
2019年12月03日 08:43
11月24日至11月30日,一支跨国洞穴探险队在广西东兰县连续探险7天后,发现两个大型天坑和十几个相对较小的溶洞。东兰县是喀斯特地貌区,红水河流经此地,两岸植被茂密,人迹罕至。探险队先后进入多个洞穴,经实地测算,确认“小弄坤2号天坑”深度超过300米,底部宽约250米,长120米,属于世界排名前50的大型天坑。此外,“弄丘天坑”深295米,宽约50米,长100米,同样属于大型天坑。图为探险队员用手机展示无人机实时拍摄的“小弄坤2号天坑”画面(11月26日摄)。 新华社发 陈立新 摄 图片来源:新华网
评论
865038
跨国探险队在广西东兰发现大型天坑
http://n.sinaimg.cn/gx/62_img/upload/f0637cf5/701/w900h601/20191203/d275-ikcacer7940753.jpg
http://k.sinaimg.cn/n/gx/62_ori/upload/f0637cf5/701/w900h601/20191203/d275-ikcacer7940753.jpg/w160h120hdp.jpg
http://k.sinaimg.cn/n/gx/62_ori/upload/f0637cf5/701/w900h601/20191203/d275-ikcacer7940753.jpg/w50hdp.jpg
2019年12月03日 08:43
11月24日至11月30日,一支跨国洞穴探险队在广西东兰县连续探险7天后,发现两个大型天坑和十几个相对较小的溶洞。东兰县是喀斯特地貌区,红水河流经此地,两岸植被茂密,人迹罕至。探险队先后进入多个洞穴,经实地测算,确认“小弄坤2号天坑”深度超过300米,底部宽约250米,长120米,属于世界排名前50的大型天坑。此外,“弄丘天坑”深295米,宽约50米,长100米,同样属于大型天坑。图为探险队员用手机展示无人机实时拍摄的“小弄坤2号天坑”画面(11月26日摄)。 新华社发 陈立新 摄 图片来源:新华网
评论
865039
跨国探险队在广西东兰发现大型天坑
http://n.sinaimg.cn/gx/62_img/upload/f0637cf5/701/w900h601/20191203/791b-ikcacer7940782.jpg
http://k.sinaimg.cn/n/gx/62_ori/upload/f0637cf5/701/w900h601/20191203/791b-ikcacer7940782.jpg/w160h120hdp.jpg
http://k.sinaimg.cn/n/gx/62_ori/upload/f0637cf5/701/w900h601/20191203/791b-ikcacer7940782.jpg/w50hdp.jpg
2019年12月03日 08:43
11月24日至11月30日,一支跨国洞穴探险队在广西东兰县连续探险7天后,发现两个大型天坑和十几个相对较小的溶洞。东兰县是喀斯特地貌区,红水河流经此地,两岸植被茂密,人迹罕至。探险队先后进入多个洞穴,经实地测算,确认“小弄坤2号天坑”深度超过300米,底部宽约250米,长120米,属于世界排名前50的大型天坑。此外,“弄丘天坑”深295米,宽约50米,长100米,同样属于大型天坑。图为探险队员用手机展示无人机实时拍摄的“小弄坤2号天坑”画面(11月26日摄)。 新华社发 陈立新 摄 图片来源:新华网
评论
865040
跨国探险队在广西东兰发现大型天坑
http://n.sinaimg.cn/gx/62_img/upload/f0637cf5/701/w900h601/20191203/6178-ikcacer7940795.jpg
http://k.sinaimg.cn/n/gx/62_ori/upload/f0637cf5/701/w900h601/20191203/6178-ikcacer7940795.jpg/w160h120hdp.jpg
http://k.sinaimg.cn/n/gx/62_ori/upload/f0637cf5/701/w900h601/20191203/6178-ikcacer7940795.jpg/w50hdp.jpg
2019年12月03日 08:43
11月24日至11月30日,一支跨国洞穴探险队在广西东兰县连续探险7天后,发现两个大型天坑和十几个相对较小的溶洞。东兰县是喀斯特地貌区,红水河流经此地,两岸植被茂密,人迹罕至。探险队先后进入多个洞穴,经实地测算,确认“小弄坤2号天坑”深度超过300米,底部宽约250米,长120米,属于世界排名前50的大型天坑。此外,“弄丘天坑”深295米,宽约50米,长100米,同样属于大型天坑。图为探险队员用手机展示无人机实时拍摄的“小弄坤2号天坑”画面(11月26日摄)。 新华社发 陈立新 摄 图片来源:新华网
评论
865041